栏目导航

网站首页    教育科研    学期汇报    大班表演区传统戏曲欣赏实践的研究结题报告

大班表演区传统戏曲欣赏实践的研究结题报告

创建时间:2019-07-30 09:50

2019年06月26日

大班表演区传统戏曲欣赏实践的研究

结题报告

(2018-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)

高新区茗景苑幼儿园  徐欣怡

一、概念界定

大班幼儿:指学龄前5至6岁幼儿,背诵、和表演对于这一年龄的幼儿是他们的强项。

传统戏曲:传统是指经典的,权威的,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,是一个时代思想的、艺术的、被广泛接受和肯定的精神结晶。本课题研究中的经典戏曲是我国传承至今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名剧。

《3—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指出:“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。”

班级现状以及社会研究现状

戏曲艺术教育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。新纲要指出:“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身心发育十分迅速、旺盛的关键期,幼儿期的艺术活动主要有音乐、美术和文学等多种形式,艺术活动的特性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特点。”戏曲,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艺术,它渊源流长、博大精深,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观和价值观。

传承中华文化是我园的办园特色,在幼儿园进行戏曲教学,对于陶冶幼儿审美情趣、培养幼儿爱家乡、爱祖国的情感具有独特的价值。

戏曲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,蕴含着情感、认知、审美、创造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。关注戏曲艺术同时也是关注民族文化、关注人类文化。通过对国内戏曲艺术教育信息资料的搜集与分析,我们发现:戏曲艺术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,现行的幼儿园教材中戏曲艺术教育内容较少,而且比较零散。同时戏曲传统文化面临着流失的现状,因此开展幼儿戏曲艺术教育非常迫切。在办园思想的引领下,我们认为幼儿戏曲艺术教育有非常广阔的开发空间和价值,萌发了将优秀戏曲艺术教育园本化的想法,使戏曲艺术能一代代传承下去。

三、目标与内容

研究目标:

1.通过戏曲教学,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戏曲的服装、音乐、化妆等特点以及戏曲主要的剧种。

2.进行戏曲的欣赏和学习,提高幼儿对戏曲音乐的欣赏、感受及表达能力。

3.经典戏曲欣赏活动内容开发和实施的研究。

研究内容:

1.深入挖掘戏曲适宜大班幼儿年龄发展的相关内容。

2.参考并收集一些他园开展戏曲欣赏活动的实例加以借鉴。

3.收集幼儿已知的或者感兴趣的其他传统戏曲种类,加以归纳整理,便于利用以及开展活动需要。

4.开展有关戏曲内容的集体教学活动。

研究重点:

探索大班表演区内传统戏曲欣赏的实践。

四、研究思路、过程和方法:

研究思路:

本课题研究以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,开展相关的传统戏曲欣赏课程,通过集体教学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各种戏曲典型的服饰、道具、台步、亮相动作和配器特点,引导孩子学学、做做,学习戏曲表演。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和探索,探索大班表演区内传统戏曲欣赏的实践。

研究过程:

第一阶段:准备阶段(2018年5月)

第二阶段:实施阶段(2018年6月~2019年6月)

第三阶段;总结阶段(2019年6月)

1.整理分析课题研究资料。

2.撰写课题研究报告。

3.完善论文结集、汇报活动等成果形态。

研究方法:

本课题将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的需要,文献法、调查法、观察法和案例法,诊断并分析大班表演区传统戏曲欣赏的现状,找出其影响因素,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应用策略。

五、现阶段取得成效:

表演区是幼儿非常喜欢的区域活动之一,他们能够在表演区自由游戏,充分发挥主体性。教师通过观察——录像——集体观摩表演区录像——研讨分析等环节,研究幼儿在表演区中的活动特点、存在问题及教师适宜的指导方法等,利用表演区更好地了解幼儿,保证幼儿表演区戏曲活动自由、自主的游戏性。实践中,我们总结出了幼儿在表演区参与戏曲活动的三个突出阶段及特点。

1.探索装扮阶段

幼儿在刚刚进入表演区时,常常对表演区的道具、头饰、服装等表现出异常的兴趣。尤其是小班幼儿,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,他们可能每次在表演区的活动都仅限于对表演区材料的探索,摸一摸、敲一敲、穿一穿、戴一戴。而中、大班的孩子们在表演区活动的初期表现得更加有目的性。所以,在这个阶段,老师的作用很重要,从材料的支持到游戏质量的把控,老师都要关注。

如在开展《戏说脸谱》这个剧目时,老师在表演区投放了脸谱、戏曲头饰、京剧服装等表演道具,孩子们都非常热衷于佩戴。基于此,我们调动了家长,让家长与孩子们在家中寻找合适的材料制作他们喜爱的角色的道具,如在家中一起画一画空白脸谱等等,家长和孩子们的热情非常高涨。我们把亲子制作的道具投放到表演区中更好地满足了孩子们探索、装扮的兴趣。

2.自娱自乐模仿表演阶段

喜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,孩子们在熟悉了一些戏曲表演后,会对戏曲中角色的台词、动作或者某个片段表现出兴趣,常常会看到孩子们的自发表演。尤其是到了中、大班,孩子们的语言及认知能力进一步提高,即使没有老师的指导,孩子们也会在表演区自娱自乐地进行表演。

这个阶段,孩子们的戏曲表演活动常会遇到一些问题,如小班幼儿常常会忘记台词;中班幼儿的观众意识、合作意识不足;大班幼儿表演活动中语言及动作表达缺乏生动性等,而老师要给予孩子们一定的物质及方法支持,让孩子们的模仿或者表演更加顺利、有趣和生动。如,可以引导大班幼儿自制简易剧本,通过对话与尝试表演创编台词与动作;通过绘画记录主要情节及人物动作与表情,作为表演时的提示。

3.自信自主的排演阶段

这个阶段在大班孩子的表演区活动中,经常能够看到,他们能够很快地分配角色,也能够很好地解决排演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个阶段,孩子们的观众意识逐步提高,而且在一段时间内喜欢表演同样的戏曲,表演过程中在动作、表情、配合等方面逐步提高。

这时老师可以鼓励幼儿进行老剧新演的活动,同一出戏曲经过大家的讨论可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。教师也可以作为戏曲表演活动中的一个角色参与表演,在这里,教师其实扮演着一个“隐形导演”的角色,在孩子们表演出现问题或争论时,以扮演的角色的身份提出建议,引导孩子们思考和解决问题。在孩子们自主的排演过程中,教师要对孩子们自信、自主及创造性的表现给予鼓励与支持,引导孩子在整个排演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戏曲,加深对戏曲各项工作的了解。

五、存在不足。

在实践中发现,现阶段教师自身的戏曲欣赏水平不高,很多时候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还不能很好的解答,所以还要提升自身水平。而且现阶段的欣赏实践只在表演区中进行,幼儿平时接触的时间比较少,可以将传统戏曲欣赏从表演区中渗透进一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同时,平时的研究只在幼儿园中进行,幼儿不在幼儿园的日子很少可以可以接触到传统戏曲的机会不多,平时可以增进家、园和社区的合作,三方合作促进幼儿对传统戏曲文化的欣赏。

 


浏览量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