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网站首页    家园立交桥    育儿心得    科学活动中的发现

科学活动中的发现

创建时间:2019-07-30 10:03

2017年12月21日

科学活动中的发现

茗景苑幼儿园

本次活动是大班科学活动,名称叫做《小猴耍杂技》。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孩子通过操作感知滚动物体的特征,并且掌握不同的滚动物体滚动的路线是不同的。我在活动前做好了许多的准备。比如说:课件、记录表、操作的材料、打钩和打叉的篮子、记号笔和独木桥等。

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以小猴耍杂技遇到的困难为情景,请幼儿帮助小猴完成过独木桥杂技表演。首先请幼儿通过操作,区分能够滚动的物体和不能滚动的物体;并指出滚动物体的特征。然后在以独木桥情景,出示操作材料和记录表,引导幼儿集体操作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。

在整个设计流程上面环节是非常的清楚,但是在一些细节上面我忽视了。比如说:

1.活动的时长。大班的教学活动应在26至30分钟以内,而本次活动只有20分钟左右。时间太短,基于幼儿操作的时间不够充分。而且语速过快,引导幼儿回答问题的次数可以增加。

2.幼儿互动。活动中所提的问题,大部分都是反馈。给予幼儿思考和回答的次数不多。应给予幼儿思考并提出问题,再次进行操作验证。在第二次请幼儿操作记录时,幼儿搬椅子去操作,会显得常规差,可以选用硬一点的卡板进行操作,无需搬椅子。

3.活动中的材料布置。为了让幼儿充分的进行独木桥实验,我给每组准备了三个独木桥。但是操作的桌子不够大,活动空间比较狭窄。而且部分幼儿在平面上不太会滚,可以在有一定坡度的桥上进行最后的验证操作。

4.与配班的配合,材料的三次投放,配班老师了解不够清晰,导致幼儿操作时有等待现象。

科学活动较为严谨,需要较好的科学素养和教学准备。因此,我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常识,提高自我的科学素养,积累科学的经验。今后的科学活动中,我会根据年龄段特点并结合本班孩子的认知水平进行合理的选材,在给予幼儿充分思考后,以幼儿提出问题——操作验证——分享交流——得出结果这个流程进行,充分发挥幼儿的思维能力、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
浏览量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