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网站首页    教学天地    教研动态    探究剪纸在中班美工区的有效开展的实践研究

探究剪纸在中班美工区的有效开展的实践研究

创建时间:2020-11-26 13:04

一、原因分析

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》中指出: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,挖掘家乡资源,传承家乡文化,萌发幼儿初步感受和表现美的情趣”作为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。

剪纸,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中绚丽的瑰宝,千百年来一直散发着独具魅力的芳香,一张彩纸一把剪刀,就可以活灵活现的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,随心所遇的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。

近年来,我园开设区角活动,在我们班的美工区,教师摆放了许多可操作的材料,通过多次的区角活动,发现孩子们对剪纸很感兴趣,他们手拿安全剪刀,一张张彩色卡纸变成了面条弯曲的小河红红的苹果游动的小鱼……,看着孩子们成果,我想起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话:“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”。的确,剪纸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,做事认真细心的习惯,还可以使户县剪纸文化得以传承,从而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,提高了孩子的审美能力。

二、概念界定

中班幼儿:中班幼儿年龄段为4—5岁,是三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,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. 

幼儿园手工活动区:是一种最能让幼儿体验自主、独立、创造的活动,介于游戏和心理表现之间,是调节幼儿心理的良好方式,能激发幼儿热爱生活、热爱自然情感,锻炼幼儿手、眼、脑和谐统一的能力,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使其潜能得以充分发挥。

剪纸: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,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。其载体可以是纸张、金银箔、树皮、树叶、布、皮、革等片状材料。

三、研究目标:

1.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,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

2. 培养幼儿对剪纸的兴趣,增强幼儿的手眼协调及双手的灵活性。

3.培养幼儿的审美趣味,促进幼儿传统文化的了解。

四、研究重点:

运用创新的方法设计和组织各种形式的民间剪纸艺术活动

五、研究措施:

(1)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,整合有利的教育因素,构建适合于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课程目标、内容和形式。

(2)通过分析剪纸课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,分析研究内容,针对剪纸的技能、技法、表现形式等不同方面进行有关环境材料、师生互动、观察方式、学习方式等教育策略的研究,探讨自主与规则,生成与预成,基本与创造的关系,促进幼儿自主发展,提高教育理性研究能力。

(3)通过开展系列剪纸活动,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剪贴方式,大胆地表现自己对所认的、密切贴近他们生活的各种事物的情感与体验,并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与同伴、家长、教师互相合作的能力。

(4)通过剪纸活动增强幼儿双手的灵巧性,发展幼儿的观察力、记忆力、想象力,培幼儿对美的感受力、理解力、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。

(5)探索教师在剪纸活动中怎样树立幼儿的自信心、成功感,怎样引导幼儿去发现美、表美、创造美。

六、研究时间:

从2020年9月开始,作为前期资料收集、了解阶段,至2021年6月为总结阶段。

七、研究过程:

第一阶段:准备阶段(2018年9月)

收集资料、查阅文献、撰写调查问卷

第二阶段:实施阶段(2018年10月~2019年5月)

发放调查问卷、观察并记录实施案例

第三阶段;总结阶段(2019年6月)

对调查问卷及实施案例进行分析总结

1.整理分析课题研究资料。

2.撰写课题研究报告。

3.完善论文结集、汇报活动等成果形态。

研究方法:

运用观察法、文献法、个案追踪法、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。

1.文献资料法: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,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,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课题研究理念。

    2.行动研究法:贯穿整个研究过程,其间教师对剪纸戏进行研究,对物质准备、幼儿经验准备进行实践反思,总结出在中班区域活动中适合中班幼儿进行剪纸的组织方法。

3.个案研究法,利用记录、摄像等各种方法记录幼儿对于不同剪纸的喜爱程度,建立个案跟踪档案。

4.文献法:利用空闲时间,搜集大量的有关民间游戏的书刊来丰富剪纸的种类。

八、预期研究成果:

探究剪纸在中班美工区的有效开展的实践研究》课题的结题报

浏览量:0